萌读小说>青春小说>转化神手 > 第123章 央视鉴宝四
    这是一家微雕工艺品店。

    说起微雕工艺,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在现代初中课本中就曾出现过的一篇非常出名的文言文,名叫《核舟记》,生动地描述了一件明朝时期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核桃雕刻成的小舟。

    张明想到这里,不由得来了兴趣。略一回忆,再一看店名为“苏南庭微观雕刻”,好奇的问道:“请问老板姓苏吗?”

    那个年长一些的老者笑道:“这个苏,是苏杭的苏,老朽姓王,是苏杭市光福人,老家是著名的微雕之乡。”

    张明赞叹道:“王老先生,看来这些都是您的杰作咯?”正好走到一件摆在大堂正中的微雕工艺品前,隔着玻璃都可以清晰看着巴掌大的一只四层三桅船上的所有小细节。

    王老先生笑道:“并不全部都是老朽手工制作,很多都是我儿子制作,也有批量生产的普通工艺品,不过都是精美的艺术品。”

    张明其实非常想将这艘象牙雕的战船拿在手中仔细把玩一番,不过考虑到自己绝对不可能买的起,现在又是正在比赛,所以也就只能贪婪的隔着玻璃欣赏一番。

    没想到王老先生走了过来,将玻璃展柜打开,轻轻拿起托盒,将这件精美的象牙战船放在柜台上,然后站在一边对着张明微笑示意。

    张明大喜,轻声问道:“我能摸一摸吗?”

    王老先生点点头同意了,他也说不出为什么今天心情这么好,也许是张明真诚清澈的眼神打动了他,平常他可绝对舍不得拿出来让一个游客随便触摸观赏的。

    张明用左手摸在战船上,感应到一丝淡淡的灵气,仅仅只有三十年的样子。欣赏着战船,随口问道:“好刀法,好手艺!这是老爷子您三十年前的作品吧?”

    王老爷子一愣,问道:“这位先生,您为什么这么说呢?”

    张明笑道:“一般来说雕工师傅手艺最精纯的时候是在他三四十岁之间。二十多岁经验不足,五十多岁又由于身体原因跟不上。我看这件战船象牙雕,造型相当精美,象牙选材为上好的南非象牙,经过三十年的时间侵蚀,已经渐渐变成了淡黄色,整艘战船又因为这淡黄色而显出木质化,颜色非常逼真。另外战船高度延随象牙粗细而变,多层船体层峦重叠,桅杆笔直精细,连接处可以见到细微节点的精心处理,甚至可以看到铆钉的造型,同时鬼斧神工的镂空技术,让整个船体显得立体感超强,如果放大千倍万倍,应该和真实的古代战船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说完这些,赞叹一声:“您的这件作品,在我看来,应该不会比核舟记里的船雕差多少吧。。。。。。”

    王老爷子满脸红光,哈哈大笑道:“这位先生,您太过夸奖了!咱可不敢与核舟记描述的小舟相比,那是古人核雕工艺的巅峰,老朽可不敢攀附,您太抬举了!”

    这件象牙雕战船,就是王老爷子的得意之作,是本店的镇店之宝,非卖品。不少喜欢的人出到几百万的高价,王老爷子都没有动心,因为钱要的再多也没有用,这可是真正的心爱之物,自己的得意之作,怎么可能随意卖掉?

    这段鉴赏对话镜头,一句不落的被随行摄影机拍下,这就是绝好的鉴宝素材,为了保密起见,象牙雕战船的特写镜头只有留给节目后期再补上了。

    虽然没有买到什么好东西,不过张明也算是略有收获,王老爷子给了一张他的名片,介绍张明去找他在市场内的的好友朱老板,朱老板平常有一些小玩意小散件,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货,有些完全不值一提,有些则是被埋没的精品,要想“带两位乡下来的穷亲戚开开眼长长见识”,去朱老板那里淘淘宝贝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市场差不多也开门了,张明站在微雕店门口与王老板父子告别,眼睛向外一撇,看见有三个人从身前走过,为首一人东看西望,后边跟着俩人,死死盯着前面那人。张明哑然失笑:“这不就是典型的三人参赛小分队吗!”

    24个参赛选手,6个古玩市场,根据规模划分,每天潘家园报国寺和琉璃厂会各有五名选手,其余9名选手则分散到剩下三个市场,平均一个市场才3组人。现在刚走过去那组,不知道是谁,变了装,又没有号牌,只知道是个男的,其余一律不清楚。